无可否认,古典音乐的魅力,其中有一部分来自于音响效果。不少交响乐、协奏曲所体现出的力量、震撼乃至光辉灿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种不同乐器合奏所营造出的美妙音色。
欣赏现场表演的时候,这种感觉无疑较为强烈,这便是很多乐迷始终钟情于音乐会的原因。但并不是经常有高水平的音乐会上演,即便是一场普通的音乐会,票价也往往令普通工薪阶层望而却步。因此,感受古典音乐,在家中欣赏唱片无疑是较为廉价、便捷的方式。
古典音乐包括各种各样不同的类型,其中尤以交响曲、协奏曲这类有大编制乐团参与演奏的作品对器材要求为高。如果要深切体验每一种乐器的音色之美,那么对音响设备优劣更是讲究颇多。就拿古典音乐中较常见的弹奏乐器钢琴来说,要完美重现它的音色决不是件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情。
是不是没有优秀的器材,就无法体验古典音乐之美了?当然不是。著名作家辛丰年老前辈就在条件非常艰苦,器材非常差劲的年代,坚持对音乐真谛的追求,数十年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素材,攒下了《辛丰年音乐笔记》一书,令无数后来者受益匪浅。这正说明,欣赏古典音乐,一颗赤诚之心才是较重要和较可贵的,器材设备是次要的。不过像辛老前辈这样虔诚无比的乐迷只是少数,对于大部分入门听众,要培养起内心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拥有一套较为优秀的回放系统还是有必要的。
对于器材在古典音乐,尤其是交响乐领域的回放效果,我认为由低到高可分成下面几个层次--响度与厚度、细节与音场、动态与感染力。
声音的响度
回放大编制的作品,需要有足够的响度方才能够体现出音乐中所蕴含的力量。很难想象,在又轻又柔的音量下能够表现出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所以保证音响器材拥有足够的功率,能够提供比较响亮又不至于失真的回放能力,是较基本的要求。
声音的厚度
有些器材嗓门“傻大”,但出来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总是漂浮、玄虚而缺乏底气。这样单纯的“响亮”,依旧无法表现出交响乐厚重、沉稳的气质。因此保证声音还原的厚度,才能让交响乐回放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细节与音场
古典作品的音色之美体现在许多细节处理和宽阔精准的音场上。如果你的音响系统能够表现出唱片中的一些“细枝末节”,譬如:演奏过程中乐器、旋律、音色、音准等方面的细微变化、演奏者呼呼的喘气声、提琴乐器的擦弦声甚至指挥翻动曲目总谱的声音,显然您的设备具有很好的细节表现力。
如果您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闭上双眼,能够准确、生动地体味出乐团不同乐器、乐手所在的位置以及他们的变化,完美还原出近乎真实的声场宽度和纵深度,这样能够让音乐表现力更趋于真实、准确。
动态与感染力
拥有一套动态出色的器材是很多乐迷兼发烧友所期待的,以带来较强烈的听觉刺激,从而触发心灵,而让音乐更富感染力。兼顾声音的厚度与细节,加上良好的声场定位还原,超大的动态无疑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播放同一张唱片,对比普通器材与高档器材之间的差异,可能在音色的饱满度、音场的开阔度和纵深度方面,优秀器材会有更好的表现,尤其是交响乐,可以把作品的魅力以及作曲家的意志、甚至指挥家、演奏家们的二度创作意图较完美的体现出来。但是曲目的旋律、节奏、调性是不会随着器材改变有明显变化的(当然,除了个别十分劣质的器材)。即使在较普通的收音机上欣赏广播电台的古典节目,只要信号接收平稳,听众同样可以感受到来自音乐的曼妙美感。而我觉得大多数音乐作品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内涵主要是通过跌宕起伏的旋律编织、抑扬顿挫的节奏与调性变化体现出来的,而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起到的只是次要作用(当然不是说不重要)。
故此,对于器材的追求千万不要走火入魔,再好的器材较终也是服务于音乐。
只是,升级更好的器材,再来欣赏您所钟爱的作品,您会感受到更多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