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舞台艺术尤其是戏剧的创作与宣传上频繁地用到一些词——“大型”“大制作”等,这种“大”的追求不仅体现在主题的宏大上面,更多的则显示在场面的宏大上,显示为大导演、大演员、大阵容。追求大和精致的结果,往往使得舞台艺术过分倚重于舞台美术、灯光、音响等外在条件,艺术本身尤其是戏剧本身的适应性反而降低,以致很难像传统戏曲一样适应各种条件的舞台演出。因此,发展繁荣舞台艺术首先应处理好题材和制作的“大”与“小”的关系。
就题材而言,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当前舞台艺术都有一个追求重大题材和宏大主题的倾向,缺乏家长里短的现实生活剧作。大多数剧作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仍有一定的距离,对普通人的生活观照还不明显,对乡里乡风乃至乡俗缺乏建设意义。创作者在追求“大题材”的同时,似乎忘却了戏剧乃至舞台艺术本是一种市民艺术。从艺术处理的功力上讲,对大题材的处理只能考验创作者的整体驾驭能力,而对小题材的处理却要考验创作者精细刻画能力,对生活、情感的开掘能力。许多文艺创作求大,也许与创作者表现能力的弱化相关,这种在题材上避“小”求“大”的倾向值得注意。
从创作的整体情况看,相对于“大型”戏的充分发展,舞台艺术中“小戏”的发展明显营养不良,也不招人待见,创作演出的成果不多且几乎没有市场。文艺是社会思想文化的载体,要以较轻便、较简便的方式参与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流通,因此发展轻、小、精的舞台艺术也许更适合当前的情况,更适应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的时代要求。就整个文艺追求而言,大型的舞台艺术固然是文艺繁荣的标志,但是轻、小、精的舞台艺术作品更是文艺发展的基础,是文艺大众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表征;从文艺管理层面来讲,支持一花独放的所谓精品大戏不如追求遍地开花的繁荣,让普通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和参与文化活动。
舞台艺术制作方面求大的结果是演员的阵容庞大,许多传统戏曲中以一当十、以一代多,“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写意式的表演被写实性的表演所代替,许多应该简化的场景变得繁复,一些莫名其妙的戏伴舞、舞伴戏频繁出现;漂亮的背景、耀眼的灯光、炫目的表演,使得舞台剧与电影没有什么区别。声、光、电等辅助手段的运用,事实上弱化了戏剧本身的表现力。此外,舞台表现过分追求真实性,导致欣赏者在声、光、电的刺激之下忽视了戏剧的本质,忽视了舞台艺术提供的现场性心灵交流的剧场氛围。就传统戏曲而言,符号化、简单的道具和舞台手段所营造的真实,是一种虚拟化的真实,主要提供心与心交流的场景和氛围。舞台越简单,表演所依恃的东西越少,演员传神的表演就会带给观众越多的遐想。传统舞台艺术通过固定的唱腔、固定的程式、简单的背景和演员的表演来表现对象,获得心灵的沟通。而现代舞台艺术由于依恃了更多的手段,强化了戏剧的外在因素,弱化了演员的表演甚至剧情,诸多舞台美化的效果超过了戏剧情节及表演的魅力,产生了形式大于内容和韵味的恶果。一些舞台艺术作品甚至被称为“视觉的盛宴”,而戏剧、戏曲的韵味却被弱化了,这是值得深思的。
许多导演在执导戏剧作品的时候特别注意观赏性,许多观众在评价剧作之时也赞美舞台的美轮美奂,但是一部戏剧的成功标志并不在以上方面,而在于是否韵味绵长、情真意切、动人心魄。震撼感官的视觉盛宴固然引人入胜,然而直指人心的深邃艺境才是艺术创造的核心,比起技术和技巧来,塑造灵魂、表现生命、直追精神的艺术本质更为重要。当前,舞台艺术炫目的视觉追求掩盖了文化底蕴的缺失、人物性格灵魂的缺位、艺术品格的缺乏,是很难满足观众深层次的文化需求的。此外,大制作要求舞台的过分美化、实化,无形中增加了演出成本,提高了演出对舞台硬件的要求,使得戏剧演出的适应性减弱,一些大制作的剧目,发达地区的舞台尚且难以满足,更何况广大农村。这样的戏很难做到送戏下乡,基本上失去了农村阵地。老子《道德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放弃大制作,才能将创造的重点放在艺术本身上,将艺术创造的注意力放在情节、细节和表演上,在小制作、小成本、大艺术的追求中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